查看原文
其他

图书资讯丨建筑遗产保护思想的演变

同济大学出版社 美术遗产
2024-09-07


内容介绍

 

本书以全面的视角讨论建筑遗产现代保护思想形成的过程。首先,解释不同时代哲学、历史学、美学和科学的发展给保护思想带来的影响,指出人们对于遗产处置态度源自对现实的批判,进而深思于历史,表现于艺术,又折射回现实。其次,从价值层面和工具层面对保护思想的演变进行分析,解释观念与实践的互动关系,指出了不同层面观点的合理性,论证保护思想追求理性的目标、实现理性的过程,以及在当代对理性所造成的的困惑的反思。最后,探讨西方的保护思想在中国的引入和传播,以及所带来的连锁反应,并对“中国式修复“这一本土语境中的特殊产物的特征、理论反馈以及发展的前景进行分析。本书对建筑学,城乡规划专业师生,以及有形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学者具有参考价值。


主编简介

 

常    青


工学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建筑师学会荣誉会士(Hon.FAIA)。现任同济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建筑学一级教授,城乡历史环境再生研究中心主任,《建筑遗产》和Built Heritage学刊主编。长期致力于建筑学新领域探索,拓展“历史环境再生”学科方向,领衔创办国内第一个“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出版专著、编著和译著10余部,发表论文70余篇,主持完成5项国家级课题研究,先后获国家图书奖最高奖,教育部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项。培养博士毕业生逾30名,其中10名获上海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研究奖。主持完成上海外滩源概念规划、外滩九号、日喀则桑珠孜宗堡、海门老街、海口骑楼老街等保护与再生工程设计项目,先后获教育部和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一等奖、瑞士首届Holcim国际可持续建筑大奖赛亚太地区金奖、亚洲建筑师协会建筑金奖等国内外奖项10余项。


作者简介

 

陈    曦


同济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博士,同济大学-德国包豪斯大学双学位硕士,东南大学建筑学学士,香港大学交换生;现为苏州大学建筑学院讲师,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负责人,《建筑遗产》学刊特约组稿人、苏州市文物保护与鉴定委员会专家。主要从事建筑遗产保护理论研究,关注中外建筑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地域化实践、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与语境转换、风土聚落及历史建筑的适应性保护等领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建筑遗产保护思想的演进及其本土化研究”等各类科技计划多项。于《建筑学报》《建筑师》《时代建筑》等各类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总    序

 

国际文化遗产语境中的“建成遗产”(built heritage)一词,泛指历史环境中以建造方式形成的文化遗产,其涵义大于“建筑遗产”(architectural heritage),可包括历史建筑、历史聚落及其他人为历史景观。

 

从历史与现实的双重价值来看,建成遗产既是国家和地方昔日身份的历时性见证,也是今天文化记忆和“乡愁”的共时性载体,可作为所在城乡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极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和动力源。因而建成遗产的保护与再生,是一个跨越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人文、社会科学与工程技术科学的复杂学科领域,有很强的实际应用性和学科交叉性。

 

显然,就保护与再生而言,当今的建成遗产研究,与以往的建筑历史研究已形成了不同的专业领域分野。这是因为,建筑历史研究侧重于时间维度,即演变的过程及其史鉴作用;建成遗产研究则更关注空间维度,即本体的价值及其存续方式。二者在基础研究阶段互为依托,相辅相成,但研究的性质和目的已然不同,一个主要隶属于历史理论范畴,一个还需作用于保护工程实践。

 

追溯起来,我国近代以来在该领域的系统性研究工作,应肇始于1930年由朱启钤先生发起成立的中国营造学社,曾是梁思成、刘敦桢二位学界巨擘开创的中国建筑史研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斗转星移80载,梁思成先生当年所叹“逆潮流”的遗产保护事业,于今已不可同日而语。由高速全球化和城市化所推动的城乡巨变,竟产生了未能预料的反力作用,使遗产保护俨然成了各地趋之若鹜的社会潮流。这恰恰是因为大量的建设性破坏,反使幸存的建成遗产成为了物稀为贵的珍惜对象,不仅在专业研究及应用领域,而且在全社会都形成了保护、利用建成遗产的价值共识和风尚走向。但是这些倚重遗产的行动要真正取得成功,就要首先从遗产所在地的实际出发,在批判地汲取国际前沿领域先进理念和方法的基础上,展开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专题研究。唯此方有可能在建成遗产的保护与再生方面大有作为。而实际上,迄今这方面提升和推进的空间依然很大。

 

与此同时,历史环境中各式各样对建成遗产的更新改造,不少都缺乏应有的价值判断和规范管控,以致不少地方为了弥补观光资源的不足,遂竞相做旧造假,以伪劣的赝品和编造的历史来冒充建成遗产,这类现象多年来不断呈现泛滥之势。对此该如何管控和纠正,也已成为城乡建成遗产研究与实践领域所面临的棘手挑战。

 

总之,建成遗产是不可复制的稀有文化资源,对其进行深度专题研究,实施保护与再生工程,对于各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愈来愈重要的战略意义。这些研究从基本概念的厘清与限定,到理论与方法的梳理与提炼;从遗产分类的深度解析,到保护与再生工程的实践探索,需要建立起一个选题精到、类型多样和跨学科专业的研究体系,并得到出版传媒界的有力助推。

 

为此,同济大学出版社在数载前陆续出版“建筑遗产研究与保护丛书”的基础上,规划出版这套“城乡建成遗产研究与保护丛书”,被列入国家“十三五”重点图书。该丛书的作者多为博士学位阶段学有专攻,已打下扎实的理论功底,毕业后又大都继续坚持在这一研究与实践领域,并已有所建树的优秀青年学者。我认为,这些著作的出版发行,对于当前和今后城乡建成遗产研究与实践的进步和水平提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是为序。


同济大学教授

城乡历史环境再生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丁酉正月初五于上海寓所


前    言


为什么研究保护思想史


哲学所关怀的并非是思想本身,而是思想与客体的关系,故而它既关怀客体,又关怀着思想。

——科林武德(Robin George Collingwood)

 

建筑遗产保护的历史充满了矛盾和悲剧色彩。保护主义者和修复建筑师们往往陷入了自身话语的迷宫,连拉斯金(John Ruskin)这样坚定的保护主义旗手在晚年也陷入了自己学说的谵妄,1882年10月18日,他在日记中写下了这样辛辣的一笔:“昨晚睡得不好,我在梦中向维奥莱特-勒-杜克(Eugène Emmanuel Viollet-le-Duc)作介绍。可是他不愿和我说话。”令人惊讶的是,这位顽固的诗人居然也对他的敌人心生叹服,对《建筑词典》(Dictionnaire raisonné de l'architecture française du XIe au XVIe siècle)完全不吝啬赞美之词,早已忘记11年前他对这本书的不屑。实际上,建筑保护史上每一位大师都充满了争议,这与它的近邻建筑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差异源自于他们与历史对话的不同方法:建筑师们可以骄傲地宣称我创造了历史、我在向历史致敬,而修复建筑师们只能唯唯诺诺地说,我回归了历史,而他们所身处的时代早已使这种回归成为一厢情愿的想法。正是这种根本上的矛盾造成了斯科特(Sir George Gilbert Scott)、维奥莱特-勒-杜克等建筑师实践与意识上的疏离,以及普金(A. W. N. Pugin)、拉斯金、博伊托(Camillo Boito)、乔瓦诺尼(Gustavo Giovannoni)、里格尔(Alois Riegl)等理论家思想上的困境,甚至现代保护思想的成熟表现——《雅典宪章》、《威尼斯宪章》也充满了争议。

 

保护思想史是一部在重重矛盾中寻求理性的历史:看待历史的理性、审美的理性、价值的理性、方法的理性。但是它却在越来越成熟的过程中离它的初衷越来越远。今天的建筑保护要么是蜷缩进实验室,成为专业人士“标本式”的呵护,要么走向了街头,成为社会复兴运动的一部分,这两种极端的模式下,建筑,作为人类生活场景的载体,以及具有诸多价值的实体必须要被人们评判和选择。而这种与历史对话的过程必然是主观和善变的。所以,保护这件事本身就充满了历史的悖论和不确定性。保护的历史何尝不是一部批判的历史,只不过它被解读得太少。这也是本文写作的初衷。

 

由于对保护思想缺乏批判的阅读,尤其缺乏对保护主义者以及修复建筑师自身历史性的认知,因此保护上的难题往往是陷入了无限循环的怪圈。例如,英国保护学者约翰·厄尔(John Earl)在《建筑保护哲学》(Building Conservation Philosophy)一书的开篇就发问:“我们如何定义纪念物或历史建筑?为什么有的建筑要区别对待——又该如何对待?为什么我们希望保护而不仅仅是维护?这种动机又是如何影响实践的?是不是所有的历史构件都需要被不计代价地保存起来?”

 

这些疑问一直重复出现在建筑遗产保护进程中,维奥莱特-勒-杜克在1854年的《论修复》(Restoration)一文中,就这样设问:“为了风格的统一性,在修复时可以不考虑该建筑后来的改动吗?是否一栋建筑就应该精确地修复到它原初的风格、原初的状态?后来的改动怎么办?”在经历了18、19世纪保存与修复针锋相对的论战之后,这些答案似乎在二战后的一系列国际宪章中被盖棺定论,但是今天这些答案又被重新审视,萨尔瓦多·穆尼奥斯·比尼亚斯(Salvador Muñoz Viñas)在《当代保护理论》(Contemporary Theory of Conservation)一书中,再次发问:“哪些意义塑造了保护对象?应该如何看待真实和客观性的式微?真实性、可逆性在今天遭到了怎样的批判?”

 

本文并不是要重复和回答这些关于保护的问题,而是要讨论在不同的时期人们提出各种观点和理论背后的原因。这些保护思想或者说伦理,折射的是不同时期、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不同社会群体的人们对过去和当下的看法、对古迹的态度、对于技术措施的选择。岁月流逝,一切看似坚固的“答案”都会烟消云散,我们只有尝试去理解这种历史演进的逻辑。历史不是一条连续的线,而是若隐若现的,它受到决定历史的价值及动机的主观因素的制约。

 

18世纪,伴随着着启蒙运动,诞生了现代保护意识。首先,启蒙时代形成了新的时间观念,人们普遍接受了过去与今天是有距离的观念,因此,便可以将过去视为研究的客体,而遗产成为了将形态转变得具有现实意义的媒介;其次,启蒙诞生了民族国家的观念,因此遗产的保护成为了身份认同的一种方式;第三,启蒙理性所形成的选择、分类、分级等手段最终成为了保护准则可以执行下去的技术保障。从此,建筑遗产的保护开始具有了现代性,也可以说理性存在的基础。但是这个时期人们认为遗产是为今天所用的,人们对历史信手拈来又随意组合,这种思想下的保护实践必然矛盾地背弃历史,拥抱未来。

 

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和工业革命时期,“破坏”——无论是善意的修复抑或是野蛮的拆除,都以一种非理性的姿态摧毁了很多的建筑遗产。对建筑遗产的保护前所未有地成为了争论的焦点。修复与反修复的论战持续了一个多世纪。然而,正如马克思所说:“在这些战斗中,使死人复活是为了赞美新的战斗,而不是勉强模仿旧的斗争……是为了再度找到革命的精神,而不是为了让革命的幽灵重新游荡起来。”人们对于建筑遗产的珍视,是出于“此时此地”的选择。而这种选择开始是盲目的,因此人们淹没在历史的符号海洋中,“修复”与“拼贴”一样,昭示了19世纪艺术令人悲观又充满希望的特质。在这样的语境中,保护思想逐渐认识到“修复”的反历史本质,开始不再纠结于对形式的选择。在英国,以古建筑保护协会(The Society for the Protection of Ancient Buildings,SPAB)发表建会宣言为标志,在法国,以国家遗产概念的确立为标志,保护思想逐渐明晰过去是我们走到今天必须穿越的一条路,但是它并不能成为模仿的对象。保护者们的矛盾在于他们试图将建筑遗产奉上神坛,这种悬置的手法是无法延续历史的,只是给今天的人们以历史的重负。

 

现代主义的建筑师们敏锐地感受到了这种压力,于是他们强烈地对抗着历史,柯布西耶说:“然而,终有一天事物会消逝,这些在‘蒙索’的公园变成被精心照料的墓园。人们在这里受教育,生活并憧憬未来:历史不再是一种对生活的威胁,历史语境找到了自己的归宿。”为了对抗现代主义带来的巨大冲击,保护思想成为了捍卫历史延续性的一处壁垒。建筑遗产也重新担负起阐明历史意义的使命。但与启蒙时代人们随心所欲地从过去吸收各种形式进行拼贴不同,建筑遗产成为了现实空间结构的一部分,它的物质属性得到固化,而它的场所精神开始得到承认。

 

在二战以后,建筑遗产保护思想的演进不断以系列国际法规和宪章的形式体现。在哲学界开始对启蒙以来的理性吊诡进行批判之后,遗产保护也开始被反思,人们开始关注与自然的关系、历史城镇的整体保护、人类学意义上的多样性、保护主体的转换以及可持续性发展等一系列议题,并且开始讨论遗产保护范式的转移。建筑遗产不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客体,而是在与公众的互动过程中调整自己的价值。而矛盾在于,这种调整的容忍范围和限制边界究竟在哪里。

 

纵观建筑遗产保护的思想发展历程,有这样一条隐隐约约的线索:人们总是在与历史不断对话的过程中,重新定义遗产,重新选择处置遗产的方式。与历史的对话的不同方式,体现了不同时期人们的历史观念、审美意愿以及当下的抉择,这正是人们追求价值理性的过程。另一方面,人们将这种哲学上的对话在实践中实现,造成了很多问题,这些经验和教训反过来刺激了人们重新思考应该如何看待过去与今天的关系,这便是工具理性的影响。可以将与历史对话的方式分解成两个层面——对价值理性的追求与工具理性的制约,而理性正是保护思想发展背后的逻辑。因此,本文将着眼点落在解释影响保护思想的理性因素以及保护思想最终表现出的理性形式上。

 

如果说价值理性关注的是“为何保护”的问题,那么工具理性关注于“如何保护”的问题,这两者既是无法分割的整体,也是对一个问题不同层面上的解读。西方近现代保护思想上著名的论战多是因为不同的人,在不同层面上,对保护思想的理性认知的不同表达,所以论战的双方似乎都言之凿凿,都很符合自身的逻辑体系,而两者相遇时,就产生了分歧。本文正是要通过展示这些相互对立的部分,厘清这条“理性的脉络”,进一步梳理建筑遗产保护思想的发展轨迹。

 

对保护思想史的研究,并不是出于猎奇或是要为今天中国所遇到的问题寻找可以直接借用的答案。历史并不是遗址挖掘的现场,也不是光怪陆离的飞地,因此,本文对于保护思想史的研究,是要揭示出人们的保护观念是如何与现实产生联系,从而解答在当代中国的遗产保护运动中,应该如何引导我们的保护思想。

 

今天中国的建筑遗产保护已经从单一的文物保护进入到多层次的保护体系完善时期。当前国内保护理论的研究重点仍聚焦于对西方保护理论的介绍和对具体的保护措施和方法的研究,如市场经济下的遗产保护政策与策略、遗产保护技术、保护规划设计等。这些对西方保护理论和经验的“移植和应用”确实在国内的保护实践起到了促进作用,但也因“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产生了很多水土不服的情况。

 

归纳起来,今天国内建筑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一是理论界对国外众多保护理论简单的生硬套用。国内的保护理论起步较晚,理论界在急功近利地引进大量西方保护理论时,往往忽略了每种理论所产生的特殊背景,以及它自身的适应性。实际上,不同的文化传统影响着对待建筑遗产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社会群体对待建筑遗产也有着不同的价值评判,不同的保护技术水平也制约着保护策略的选择。二是实践中原搬照抄保护制度、方法和保护案例,但是缺乏深入地研究,没有深刻理解西方这些案例或者法规成形的时代背景和原因,也没有将其置于中国特定地域、特定文化背景下进行考量,造成了当前建筑遗产保护中莫衷一是、彼此冲突的方法层出不穷,也使得西方的做法在中国水土不服甚至适得其反。因此,有必要将西方理论的产生背景和发展逻辑梳理清楚,同时将这种逻辑在中国的语境中进行比较和反思,从而得出中国建筑遗产保护走向的问题和前景。


目    录

 

前言  为什么研究保护思想史


第1章  “建筑遗产”为何?

 

1.1 “建筑遗产”的定义

1.2 研究时空的界定

1.3 已有研究综述

1.3.1 建筑遗产保护历史框架(欧洲部分)的形成

1.3.2 建筑遗产保护哲学的研究

1.3.3 建筑遗产保护实践的研究

1.3.4 保护思想的传播媒介研究

1.3.5 历史和艺术史领域关于保护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建筑遗产保护思想的价值论

 

2.1 价值论的哲理基础

2.1.1 保护思想的理性/现代性构成

2.1.2 理性的价值论

2.2 历史观念:从“历史编纂”到“过往即他乡”

2.2.1 文艺复兴:距离、摹仿与重生

2.2.2 理性时代:既往与当下的冲突

2.2.3 工业时代:同情、羡慕、进步

2.2.4 20世纪:历史的隐没

2.2.5 当代:“过往即他乡”

2.3 审美意愿:对古迹美学的认知

2.3.1 文艺复兴时期的怀古情怀

2.3.2 “古色”概念的产生

2.3.3 考古发掘与废墟美学

2.3.4 审美主观性与历史主义的矛盾:里格尔的价值理论

2.4 社会选择:从精英呼吁到社团运作

2.4.1 英国教堂修复运动:教会主导的修复

2.4.2 法国大革命:古物厄运与启蒙初衷

2.4.3 早期社会团体的运作及影响

2.4.4 早期主要的出版物和宣传媒介

2.5 价值理性的共识


第3章  建筑遗产保护思想的工具论

 

3.1 理性的工具论

3.2 “修复”——批判的实践

3.2.1 “修复”语义在18、19世纪的演变与传播

3.2.2 埃利教堂的修复

3.2.3 威斯敏斯特教堂的修复

3.2.4 巴黎圣母院的修复

3.3 实践理性:建筑师与历史学家的思想分歧

3.3.1 “恶棍怀亚特”

3.3.2 “必要的邪恶”

3.3.3 “我们都是自己的反对者”

3.4 技术理性:石材保护的故事

3.4.1 德拉姆教堂的教训

3.4.2 威斯敏斯特教堂石材的“固化”实验

3.4.3 从秘方到现代科学

3.5 程序理性:走向制度化的保护思想

3.5.1 保护与修复机制的影响

3.5.2 SPAB协会的成立与英国保护体系的形成

3.5.3 法国遗产保护的民族国家化

3.6不同层面理性的趋同


第4章  理性的反思与发展

 

4.1 保护思想的困境:理性的矛盾

4.1.1 对《威尼斯宪章》的反思

4.1.2 对科学性保护的反思

4.1.3 对“真实性”“完整性”的反思

4.1.4 遗产保护范式的转换:从保护“真实”走向保护“意义”

4.2 当代历史保护语义的多元

4.2.1 “建筑遗产”概念的提出与发展

4.2.2 “建筑遗产”价值的扩张

4.3 当代保护语境的转换

4.3.1 当代建筑遗产保护哲学基础

4.3.2 保护思想与社会发展

4.3.3 保护思想与文化发展

4.4关于当代保护的几个案例

4.4.1 非历史的吊诡:战后重建

4.4.2 技术与人文的关怀:吴哥窟巴戎寺

4.4.3 文化的他者:台湾鹿港龙山寺

4.5当代建筑遗产保护理论趋势

4.5.1 保护思想在价值层面的发展

4.5.2 保护思想在工具层面的发展


第5章  对中国保护思想演进的反思

 

5.1 东西方语境的差异

5.1.1 与西方保护思想价值层面上的差异

5.1.2 与西方保护思想工具层面上的差异

5.2 西方保护理论在中国的引入与传播

5.2.1 现代保护思想在中国的萌芽

5.2.2 西方保护理念的系统介绍

5.3 对当代中国修复实践的理解

5.3.1 中国式修复的特点

5.3.2 中国式修复的理论反馈

5.4 西方保护思想的演变对于中国的启迪

5.4.1 对于价值认识的变化:从标本式保护走向“活化”

5.4.2 工具层面的启迪:传统建造技艺与现代保护技术的融合


第6章  结语

 

6.1 保护思想的演变逻辑与动因

6.2 保护思想的当代走向

6.3 对中国遗产保护的意义


附录

 

附录A  SPAB宣言

附录B  保护术语的图示

附录C  编年史

 

图片来源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城乡建成遗产研究与保护丛书

常    青  主编


建筑遗产保护思想的演变

陈    曦  著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6年12月
ISBN 9787560865805

定价 88.00



美术遗产

美术 | 考古 | 建筑 | 文物保护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美术遗产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